作為涼山本土的企業經營者,我們企業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的,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涼山州委州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好醫生藥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集科、工、貿為一體,以藥業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全面發展的企業集團,是“中國醫藥工業企業百強”,好醫生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不忘初心,飲水思源。集團在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行動和參與脫貧攻堅過程中,摸索實踐出“發展產業實現精準扶貧”的有效方法。現將企業在涼山發展中藥種植生產、開展產業扶貧的工作,向大家作匯報。
因地制宜,發展中醫藥產業
大涼山許多貧困地區山高路遠,生產資源匱乏,經濟作物受限,群眾觀念相對落后,需要發展高附加值作物才能有效增收。考慮到當地彝族群眾長期種植土豆、蕎麥等傳統農作物這一具體情況,結合企業自身經營項目,我們開始在平均海拔2400米的布拖縣開展中藥材附子的種植。附子符合當地老百姓的耕種習慣,極易在高寒山區推廣,產值較高,能快速給他們帶來經濟效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采取“企業+支部+協會+農戶”的組織模式,按照“提供種苗、負責技術培訓、種出來的藥材實行保底價收購”的創新方式推廣種植,最大限度降低種植戶風險。通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布拖全縣已有6個鄉28個村種植附子,種植面積達3100畝,共計帶動3000多種植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全產業發展,深耕市場
我們在布拖縣投資建立了國內最大的附子GMP飲片生產廠,形成了從種植、加工、產品到營銷的完整產業鏈,解除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目前,布拖附子種植基地已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GAP認證,“布拖附子”不但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四川省名牌產品”稱號,也獲得中國進出口商會頒發的優質產品證書。布拖縣把附子產業作為特色支柱產業之一,提出了打造“中國附子第一縣”的目標。今年,我們已將布拖縣附子產業模式推廣至越西、冕寧和會東三縣64個村開展種植,面積已突破一萬畝。在幫助解決就業方面,在涼山已投資9家企業,就業崗位已超過2000個,其中有6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布拖附子飲片廠、西昌制藥廠的彝族員工分別占員工總數的90%和30%,員工人均年收入達30000元以上。
牢記囑托,繼續前進
通過項目實施,我們深切的體會到只有通過導入產業扶貧,才能實現精準扶貧,從而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從“輸血”到“造血”,一方面能幫助貧困群眾如期脫貧、穩定增收,另一方面可使企業有穩定的優質原料基地,不斷發展壯大。最值得一提的是,貧困群眾特別是彝族同胞,進入工廠接受現代企業管理教育后,思想解放了,生活習慣改變了,文明素質提升了,既扶了“貧”,又扶了“志”。
有付出就有回報,鑒于我們幫扶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好醫生藥業多次榮獲省、州表彰,還特別受到了習總書記的親切勉勵。今年兩會上,我作了“中醫藥產業參與精準扶貧”的匯報發言,習總書記三次詢問我,他最關心的問題“扶貧的這個產業穩不穩定,產品有沒有市場”,在握手道別時還鼓勵我說“中醫藥大有可為,好好干!”這句話讓我備受鼓舞,更堅定了我致力于發展中醫藥產業,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的號召,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擺脫貧困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