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層軟實力 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
——中國鄉村醫生第二屆年會側記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正值碧空清澈、碩果盈枝的秋分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余名鄉村醫生代表齊聚杭州,參加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指導,中國醫師協會主辦,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好醫生藥業集團承辦的中國鄉村醫生第二屆年會。
本次年會以“溝通、交流、挖掘、推廣、提升”為主題,涵蓋了政策解讀、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解析、經驗交流、專題報告、適宜技術培訓和知識競賽等內容,內容豐富,突出交流性和實用性。如大會組織了全國鄉村醫生知識競賽、各地協會經驗交流、杭州基層醫院參觀學習、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適宜技術專題報告以及來稿展示等活動,使與會代表感受到了社會各方的認可和支持、拓寬了視野、轉變了觀念、提升了管理水平。與會代表反映深受啟發和教育,極大地增強了行業自信心和榮譽感,更加堅定了做好農村衛生特別是鄉村醫生工作的信心。
鄉村醫生
億萬農民健康的“第一防線”
面對容納1500人、座無虛席的會場,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感慨地說:“今天的參會代表中,既有年過70歲的同道,也有30歲左右的年輕醫生;既有來自邊疆和遙遠海島的鄉村醫生,也有來自內地發達地區的家庭醫生;既有院士專家,也有剛入行的朋友,大家濟濟一堂令人感動。”
“中國的鄉村醫生走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現在迎來了最好的機遇,正是鄉村醫生制度向全科和家庭醫生制度過渡的階段,國家重視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將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不過,張雁靈表示,鄉村醫生隊伍發展面臨著從業人數少、年齡偏大、待遇低,養老沒保障、業務水平發展不平衡、政策不到位、執業風險大,缺少保險機制、工作生活環境差等問題。
張雁靈表示,如果鄉村醫生政策落實不到位,醫改的成功就會打折扣,特別是當前提出的健康工程,沒有鄉村醫生積極參與,發揮主力軍作用,很難推進,希望鄉村醫師分會高度重視并做好調查研究,為政府做好參謀。
“鄉村醫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植根在廣大農村的衛生工作者,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在維護廣大農民健康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致辭中給了鄉村醫生充分的肯定和鼓舞。
李蘭娟也表示,從過去的赤腳醫生到現在的全科醫生、鄉村醫生、基層醫生,他們的工作深入到每個家庭。鄉村醫生上門為家家戶戶服務,患者家中的狗也將其視為親人、自家人,體現了鄉村醫生工作的特點。她強調,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十分重要,將在國家的公共衛生、農村基層衛生發展和促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村醫分會
百萬鄉醫的“娘家人”
張雁靈表示,分會應重點做好三項工作:給各級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幫助國家了解鄉村醫生狀況,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論證;把分會辦成全國140萬鄉村醫生之家,為他們搭建平臺,創造學習交流機會,加強研究工作;架起鄉村醫生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反映鄉醫的心里話;為鄉醫發聲,維護他們的權利,喊出他們的訴求;為鄉醫解憂,起到溝通協調服務的作用。
張雁靈對鄉村醫生分會兩年多來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他希望,分會再接再厲,將工作做得更扎實,把平臺建得更好,讓年會充滿“家”的感覺;積極推動鄉村醫生培訓工作,了解鄉醫需求,把培訓工作做得更接地氣;積極開展三新活動——“新知識、新技術、新項目”,使其成為載體、抓手來推進鄉村醫生建設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上指出,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是鄉村醫生的“娘家人”,成立兩年多來開展了大量工作,為鄉村醫生提供了很多的服務,也建立了30多家鄉村醫生培訓基地,為鄉村醫生提供了豐富的培訓,培訓人員達到兩萬余人。
學術盛會
為村醫找回自信心和榮譽感
2015年4月,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成立,全國鄉村醫生有了一個共同的家。兩年多來,分會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中國醫師協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狠抓落實、聚焦鄉村醫生綜合能力提升,成績斐然。
會上,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會長蔡忠軍總結了鄉村醫生分會14個方面的工作和成果:連續兩年舉辦中國鄉村醫生大會,共近3000人參加會議;鄉村醫生培訓工程順利開展,成立培訓辦公室,以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為指導,組織專家編寫考試大綱解析和指導書,協助鄉村醫生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目前,接受現場培訓的鄉村醫生已近3萬人,通過網絡接受培訓的鄉村醫生近6萬人;鄉村醫生信息管理平臺運行日益順暢,同時收集了大量鄉村醫生資料,掌握了鄉村醫生隊伍的整體情況;緊鑼密鼓籌建地方鄉村醫生分會,目前云南、甘肅已經成立了省級分會,內蒙古自治區鄉村醫生分會也在積極籌建中,地市級鄉村醫生分會已經成立了30余家;開展“走基層 看醫改 聽醫聲 健康鄉村行”大型公益活動,通過這項活動了解鄉村醫生的真實情況,并將其向主管部門反應;積極發展會員,目前共發展會員5000余人;聯合其他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如與布拖縣委縣政府和好醫生藥業集團專門組織的“珍愛生命 精準防艾”活動以及“基層醫生與院士話精準醫學—目睹院士風采,感受大家之道”活動等;10余名鄉村醫生獲得中國醫師獎;宣傳報道鄉村醫生生活、工作、學習和優秀鄉村醫生模范事跡;積極承辦政府部門委托的臨時性工作,如到天津調研督導;設立“優秀鄉村醫生獎”專項基金,獎勵有突出貢獻的鄉村醫生;將2000年以來出臺的相關政策匯集成冊,促進鄉村醫生學習;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鄉村醫生100多名,通過組織程序向上反映他們的情況,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等。
蔡忠軍表示,鄉村醫生年會是由政府支持、行業協會主辦的學術盛會,開創了鄉村醫生召開學術會議的先河,意義重大。
浙江經驗
村醫是衛生網底的中堅力量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敬介紹,近年來,浙江省的基層衛生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礎、建機制”的要求,不斷深化改革內容、激活基層動力、改革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率,有效助推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鄉村醫生的辛勤付出,鄉村醫生是基層衛生的重要服務人員,是承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網底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浙江省十分重視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深村衛生室建設和管理;落實財政補償政策;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妥善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險問題;積極開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等。
浙江省醫師協會會長姚克表示,鄉村醫生與廣大農民朝夕相處,感情深厚,最了解、最懂民間的疾苦,同時他們也是農民身邊找得到、叫得響的白衣天使,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水平,對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為農村居民提供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廣大鄉村醫生愛崗敬業、努力工作、扎根基層,在平凡的崗位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利好消息
五大政策支持村醫隊伍建設
上述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相關負責人說,鄉村醫生植根于農村,是最貼近農民的健康守護神,也是保護農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該負責人表示,當前,國家正在推進各項政策支持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主要包括5個方面:不斷改善鄉村醫生的工作條件;推動落實鄉村醫生的補償機制;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解決后顧之憂;拓寬鄉村醫生的職業發展路徑;加強鄉村醫生培訓,給予經費支持,給鄉村醫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農村衛生處相關負責人為與會者帶來了題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報告,明晰地講述了鄉村醫生成長的軌跡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增強了與會者的執業信心。
年會還特邀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考中心試題開發四處處長李檣作題為《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大綱剖析及真題解析》的報告,站在權威角度與與會者分享了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情況。
本次會議得到了好醫生藥業集團的鼎力支持。該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以《中醫藥大有可為》為題,介紹了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中醫藥蓬勃的發展態勢定會助力健康中國事業早日實現。
耿福能表示,鄉村醫生年會為廣大基層醫生搭建了一個暢通的學術交流、技能提升的平臺,提供了難得的互相學習、結識朋友的機會,鄉村醫生能夠近距離聆聽專家、領導講座,感受他們對基層醫生的關心和鼓舞。
“政府倡導、協會搭臺、企業支持、村民受益,好醫生藥業集團不僅能夠做好藥,還能協助政府、行業組織為社會培養好醫生,為全民健康做出貢獻。”耿福能說。